楸樹種植時間主要在春、秋兩個季節(jié),春季種植一般選在3月下旬到4月中旬,而秋季種植則需要把時間控制在11月份和12月份之間,種植的時候注意澆水和施肥。由于楸樹自花不孕,往往開花而不結實。大部分對楸樹的繁育選擇了扦插的方式,雖然扦插是一種便捷快速的方式,但它會導致楸樹生長不均勻,也會容易感染病蟲害,楸樹生存率低,經濟價值也就相對來說降低。
春天栽植的苗子為例,除澆好頭三水外,還應該于5月、6月、9月、10月備澆到兩次透水,7月和8月是降水豐沛期,如果不是過于干旱則可以不澆水,12月初要澆足澆透防凍水,第二年春天。對于生長多年的楸樹,在降水少時也應澆水,在干旱時澆水,這樣有利于植株的生長和延命。
春季,選擇附近的枝條,挑選長勢強壯、分布在不同長勢軌跡上的枝條作為主枝,然后將其余的枝條全部剪除,另外在楸樹的生長期內,其主干還會抽出芽,這些都應該及時抹除,不然會消耗過多的養(yǎng)分影響生長。
梓樹肥水管理和防治病蟲害。楸樹喜光照,喜濕潤,種植的時候需要保持土壤濕潤,達到田間澇能排、旱能澆。養(yǎng)護的時候長期保持土中的水分,有助于增加樹苗的生長速度,同時還要土壤中沒有積水。
梓樹成品苗出圃后至成材階段:主要以整型疏枝治蟲為主。成熟道路或者成片楸樹造林區(qū),可和養(yǎng)管護公司簽訂長期協議,進行指標化、化養(yǎng)管護。楸樹喜肥,栽種時施入基肥,生長期間追肥,多施有機肥有利于促進植株的枝葉生長。5月初可畝追施50公斤尿素,7月中下旬每畝追施高鉀復合肥75公斤,夏季施肥提高樹木的木質化程度,有助于增加抗病抗寒能力。
楸樹育苗有三種方式,一是籽播,二是嫁接,三是組培,采用前兩種方法當年根本無法產出商品樹苗,且成本較高,只有組培才能達到要求。所謂組培,就是用細胞培養(yǎng)的方法,即克隆技術,用優(yōu)良楸樹品種的細胞培養(yǎng)出更加的種苗。這種種苗巨有抗病、抗蟲等多種優(yōu)良特性,種植方法簡單,更適合大面積推廣。
梓樹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但也能在輕度鹽堿土(pH值為8.2,含鹽量0.2%)中正常生長;梓樹是肉質根,怕積水,種植地的土壤通透性要好,以砂質壤土為宜。梓樹的選擇和種植苗木的選擇直接關系到種植的成活率和將來的觀賞效果,所以要嚴把選苗關。除苗木的規(guī)格可根據綠化需求來確定外。
梓樹不管是多大規(guī)格的苗木都應當帶土球。土球直徑應為苗木地徑的8至10倍,不能過小,過小則起不到保護根系的作用。土球挖好后要用草繩捆好,防止在運輸途中散坨。栽種前要將樹坑挖好,樹坑宜大不宜小,樹坑過小,不僅栽植麻煩,而且也不利于根系生長。
梓樹花后施用一次氮肥,可提高植株的生長量,擴大營養(yǎng)面積;七八月施用一次磷鉀復合肥,這次肥可以促進花芽分化,提高新生枝條的木質化程度;入冬前結合澆冬水施用一次腐熟發(fā)酵的圈肥。這次肥可以提高土壤的活性,而且可有效提高地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