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原則
1. 膠水:普通膠水用單組份灌膠機,AB膠使用雙液灌膠機,PU膠使用PU膠灌膠機,UV膠使用特定針筒灌膠。
2、灌膠工藝:普通灌膠使用半自動灌膠機(比如腳踏控制),定位劃線則選用臺式、三軸、畫圓等帶自動化功能灌膠機。點膠機的自動化功能其實屬于附屬功能,灌膠機更多起到控制膠水的作用,其他功能可以借助自動化機械手實現。
3、工作效率和環(huán)境:產品少,不追求效率,使用手動膠槍;室外工作,使用膠槍。要求控制出較量,使用機器。要求自動化點膠,則使用帶自動化功能機器。
4、成本:灌膠方案多種多樣,并非所有的灌膠都需要使用機器,也并非所有自動化點膠都附加到灌膠機上。從成本考慮,如果某種膠水需要用太位機器,可以考慮更換膠水。如果附帶自動化的點膠機價位太高,可以考慮移動產品而不是灌膠頭。
配膠特點
1、配膠,灌膠一體化,全自動操作,一臺機器實現兩種功能。
2、配膠比例可調節(jié),膠量可調,只需要在觸摸屏改變兩個數字就可以了,非常簡單。隨時用隨時配,配比精度高,按需配比,節(jié)省膠水。
3、操作簡單方便,程序編輯簡單,免清洗,拆裝簡單方便,直接將A B兩種膠水分別放進兩個對應的桶里,灌的時候才配膠,工人只需要按啟動開關即可。
4、根據膠水性能,料桶可選配攪拌裝置防止沉淀,也可選配加熱裝置,B膠料桶密封性好防止揮發(fā),還可加液位感應裝置,當膠水低于這個液位時自動報警,添加相應膠水。
膠閥滴漏
此種情形經常發(fā)生予膠閥關畢以后.
95%的此種情形是因為使用的針頭口徑太小所致.
太小的針頭會影響液體的流動造成背壓, 結果導致膠閥關畢后不久形成滴漏的現象. 過小的針頭也會影響膠閥開始使用時的排氣泡動作.只要更換較大的針頭即可解決這種問題.
錐形斜式針頭產生的背壓少, 液體流動順暢.
液體內空氣在膠閥關畢后會產生滴漏現象, 好是預先排除液體內空氣, 或改用不容易含氣泡的膠.或先將膠離心脫泡后在使用.
出膠大小不一致
當出膠不一致時主要為儲存流體的壓力筒或空氣壓力不穩(wěn)定所產生.
進氣壓力調壓表應設定于比廠內低壓力低10至15psi. 壓力筒使用的壓力應介于調壓表中間以上的壓力, 應避免使用壓力介于壓力表之中低壓力部分.
膠閥控制壓力應至少60psi以上以確保出膠穩(wěn)定.
后應檢查出膠時間.若小于15/1000秒會造成出膠不穩(wěn)定. 出膠時間愈長出膠愈穩(wěn)定.
目前國內臺式機器人的主要缺點
1,機臺內部散熱系統(tǒng)不是很好
2,時常會出現死機現象
3,LCD反黑,會出現亂碼
4,機臺出現位置偏差(運行一段時間后會出現此狀況)與實際工件
5,靜電處理不夠理想(有大量的靜電產生)
6,三軸運行速度比較緩慢,與廠家實際要求的速度有差
7,Table與小型點膠機搭配使用大概用了一段時間Table的Relay會被擊穿
導致信號一直輸出出現漏膠現象
8,CF卡的程序不夠穩(wěn)定工業(yè)計算機時常也會發(fā)生被燒掉的情況
9,機臺的負載承受能力比較弱
10,驅動板接插件地方連接比較松,很容易導致主板與驅動板接觸不良(都是塑料接插)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點膠機都還是主要是靠氣壓來控制出膠的,當然現在也有不用氣壓控制的,而灌膠機主要就是靠計量泵來控制出膠的,通過調節(jié)泵的轉速來調節(jié)出膠量的大小,目前市場上計量泵主要有:齒輪泵(主要用于無填料的膠水),螺桿泵(主要用于有填料的膠水,耐磨損),柱塞泵(又叫陶瓷泵,超耐磨損,但價格很貴),所以在選擇灌膠機的時候,大家靠根據自己的產品以及所用的膠水性質來考慮選擇什么樣的泵合適,銳誠自動化會根據客戶的實際要求為客戶推薦物美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