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樹喜光,栽種地應(yīng)選擇在光照充足處,光照不足則生長不良,甚至不能成活;耐干旱,忌水濕,積水超過5天,則易因根系窒息而枯死;耐鹽堿,在pH值含鹽量0.7%的鹽堿土中能正常生長;耐寒,在沈陽、呼和浩特等地均可安全越冬;生長速度快,年生長量在1米以上,約15年后開始衰老。
火炬樹在栽植頭兩年應(yīng)加強澆水。移栽時要澆好頭三水,之后視土壤墑情澆水,使土壤保持在大半墑狀態(tài)。一般一個月澆一次透水,澆水后要及時松土保墑。秋末澆足澆透防凍水,翌年早春應(yīng)及時澆解凍水,其余時間可參照頭年方法澆水。第三年起可靠自然降水生長。夏季大雨后及時將積水排除,防止因積水而導(dǎo)致根系腐爛。
火炬樹為漆樹科漆樹屬落葉小喬木,原產(chǎn)北美洲,我國上世紀(jì)50年代末引進,現(xiàn)華北、西北等地已廣泛栽培?;鹁嫒~片秋末變?yōu)榧t色或橙,果實鮮紅,狀如火炬,即可觀葉,也可觀果,是華北地區(qū)重要的觀葉和觀果樹種。
火炬樹在北京推廣種植是在2000年前后,經(jīng)過10多年種植發(fā)現(xiàn),對本地物種造成潛在威脅,已經(jīng)退出主栽彩色樹種名錄。從這2012年起,北京市的彩葉工程已不再種植火炬樹。2012年起啟動的平原百萬畝造林工程,也明確將火炬樹排除在推薦樹種名錄之外,各區(qū)縣都不再種植。對于一些生長過密、“禿尾”現(xiàn)象嚴(yán)重的火炬林帶,北京市還將逐步進行改造,用其它彩葉樹種替代。
火炬樹的花語 在維多利亞時代,火炬木的花語是:“我將于巨變中生還”,可以引申寓意為“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