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力諾機械攪拌拖泵,山西拖泵,拖式攪拌泵價格,拖泵維修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品牌 |
山推 |
發(fā)動機品牌 |
濰柴動力 |
發(fā)動機功率 |
130kw |
新舊程度 |
全新 |
泵送系統(tǒng)液壓油溫過高
混凝土泵車在連續(xù)作業(yè)的過程中,往往伴有換向壓力沖擊,同時泵送系統(tǒng)換向較為頻繁。油溫過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元件的調(diào)整、保養(yǎng)、操作不當,或者制造和設計存在問題。具體來說,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液壓系統(tǒng)內(nèi)部泄漏情況過于嚴重;第二,溢流閥不卸荷或者調(diào)定壓力過高;第三,冷卻器散熱片散熱不良,積塵過多;第四,冷卻器風扇停轉;第五,冷卻器出現(xiàn)阻塞現(xiàn)象;第六,低壓溢流閥調(diào)定壓力過高或者出現(xiàn)損壞;第七,臂架液壓系統(tǒng)沒有卸荷;第八,液壓油自身的油量不夠,當油溫升高過快,或者液壓油溫度30℃~80℃這個正常工作溫度時,應該按照經(jīng)驗及時查找對比故障原因,以便采取相應的修理措施。
混凝土泵車軟管也要注意操作技巧,如果不注意,容易引起軟管堵塞甚至爆炸。
軟管操作過程應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開始或停止泵送混凝土時應與前端軟管操作人員取得聯(lián)系。前端軟管的彎曲半徑應大于1m,操作人員不準站在管子出口處,防止混凝土料突然噴出傷人。
小型混凝土泵車輸送管道要固定、墊實,嚴禁將輸送軟管折彎,以免軟管爆炸。管線堵塞時,經(jīng)處理后進行泵送時,軟節(jié)末端會擺動,混凝土可能瞬間噴射,工作人員不得靠近軟管。
切不可站在建筑物的邊角,手握末端軟管,軟管的搖晃或混凝土噴射,有可能導致操作人員墜樓的危險。
二、在小型混凝土泵車泵送混凝土之前,泵送清水,檢查各管卡處,密封不滲水,再泵送管道潤滑劑,一般使用砂漿,也可使用水泥漿。將砂漿倒入料斗進行壓送,砂漿將要壓送完畢時,即可倒入符合要求的混凝土進行正常壓送,如果砂漿壓送出現(xiàn)堵塞,可拆下前面一節(jié)配管,將其內(nèi)部脫水塊取出,接好配管,即可正常運轉。
三、在小型混凝土泵車運轉時,嚴禁把手伸入料斗、水箱。泵送過程中混凝土料應在攪拌軸線以上,不許吸空或無料泵送。若較長時間暫停泵送,須每隔(15-30)min開泵一次,反泵1-2個行程,再正泵1-2個行程,以防止管中混凝土料凝結。
混凝土泵車的選型應根據(jù)混凝土工程對象、特點、要求的輸送量、輸送距離、混凝土澆筑計劃、混凝土泵形式以及具體條件進行綜合考慮。
水泥用量也與骨料的品種和參數(shù)有關。同樣粒徑的卵石與碎石比較,卵石表面光滑平整,而碎石外表粗糙不規(guī)則,碎石比卵石表面積大些,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也相應較大。同樣,細骨料中的人工砂要比砂多用水泥。骨料的級配適當,骨料粒徑越大,骨料間的空隙越小,水泥用量越小,但骨料粒徑不能超過40,否則破了混凝土的連續(xù)性。細骨料的平均粒徑要適宜,而且小于0.2的含量也要有一定的比例,否則水泥用量也會增加。此外,輸送管道越長,管徑越小,混凝土與管壁的摩擦阻力也越大。適當增加水泥用量可以增加混凝土與管壁的潤滑,減少泵送阻力。
混凝土拖泵是一種將混凝土從攪拌站輸送到施工現(xiàn)場的設備。它由混凝土攪拌機、輸送泵和輸送管道組成。
混凝土拖泵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混凝土攪拌機將混凝土攪拌均勻后,將混凝土輸送到輸送泵的容器中。然后,通過輸送泵的工作,將混凝土從容器中抽吸出來,并通過輸送管道輸送到施工現(xiàn)場。
1、電控系統(tǒng)
全封閉電器控制箱,保護控制裝置能在惡劣的條件下工作;
主要電氣元器件選用法國施耐德、日本三菱等;
采用PLC可編程、程序控制器簡化電路,可靠性及壽命顯著提高,并帶有故障顯示功能,便于排除。
有線遙控,操作安全、方便。
2、液壓系統(tǒng)
可掀式側門、操作、維護、保養(yǎng)十分便捷。側門采用特殊工藝制作能有效降低作業(yè)噪聲。
采用雙泵、雙回路開式液壓系統(tǒng)。主油泵等均采用德國力士樂、韓國川崎等公司產(chǎn)品,元件壽命長,可靠性高。泵送油路采用非接觸自動換向及延時階段控制,避免換向沖擊,換向準確平穩(wěn)可靠。液壓系統(tǒng)設有安全溢流保護、超壓自動切斷截留裝置,使主泵得到多級保護。
采用吸口過濾技術,避免異物進入液壓回路,提高了系統(tǒng)可靠性。
立強制風冷散熱,確保油溫低于60℃。
山推建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nèi)早生產(chǎn)混凝土攪拌與輸送機械的大型國有骨干企業(yè),是中鐵工、中鐵建歷年戰(zhàn)略合作伙伴,主營混凝土攪拌站、瀝青拌合站、干混砂漿站等山推建友創(chuàng)建于1956年9月,前身是由三個私營工廠合并為的“濟南天豐機器廠”,原址為濟南市經(jīng)五路小緯三路170號,1958年遷至濟南市段店南路32號,企業(yè)先后更名為山東省建筑工程局建筑機械制造廠、山東省建筑工程局金屬加工廠、山東省建設廳建筑機械制造廠,山東省建設廳建筑機械制修廠、山東省建設廳建筑機械制修廠,1974年更名為山東省建筑機械廠,1994年6月改制為山東建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成為山推控股子公司,2013年3月更名為山推建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為高新技術企業(yè),擁有省級技術中心、山東省混凝土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市級工程實驗室,為山東省示范工程機械研究中心;
公司先后承擔并完成了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2個、新產(chǎn)品開發(fā)項目4個、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個、省部級科研項目17項,擁有軟件著作權1項,專利161項,其中發(fā)明專利21項,實用新型138項,外觀設計2項;產(chǎn)品先后獲得中國工程機械推薦產(chǎn)品白金獎及TOP50獎;
擁有5大類14小類,共有108個型,131個款,176個版,主導產(chǎn)品為混凝土攪拌設備、混凝土輸送設備、瀝青攪拌設備、干混砂漿設備、建筑垃圾處理設備,廣泛應用于住宅、高鐵、公路、機場、橋梁、港口、水電、市政等建設,先后為三峽大壩、京滬高鐵、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國家工程提供設備和服務,產(chǎn)品出口至61個國家和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