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硅藻土/粘土輕質磚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2.食品工業(yè)制糖,淀粉制品制造,葡萄糖果糖蔗糖,醫(yī)藥行業(yè)抗生素,維生素中藥提純等。飲料果汁,啤酒,葡萄酒,白酒,黃酒,糖漿等。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各種植物油,海藻膠,味精,醬油,酶制劑,醋,檸檬酸,明膠等生產工藝中的過濾和添加。
3.硅藻泥原料,涂料添加,保溫材料,農藥載體,催化劑載體,殺蟲劑,養(yǎng)殖飼料,橡膠造紙,磨料陶瓷,瀝青塑料制品,化妝品,洗滌液等行業(yè),并有產品出口等業(yè)務。
硅藻土系列產品和周到的服務深受廣大客戶的歡迎和信賴,公司愿熱誠的為各行業(yè)各界朋友服務,提供技術咨詢,提供您適用的硅藻土及其制品。歡迎來電咨詢采購。
硅藻土隔熱耐火磚是屬于輕質耐火磚的一種,其只要用作隔熱層?,F行國家標準GB3996—83對耐火磚尺寸及規(guī)格、耐火磚的分型、理化指標允許偏差作了如下規(guī)定。硅藻土隔熱耐火磚按體積密度分為GG—0.7a、GG—0.7b、GG—0.6、GG—0.5a、GG—0.5b、GG—0.4a六種牌號。硅藻土隔熱耐火磚的規(guī)格及尺寸如下圖。硅藻土隔熱耐火磚分為標型、普型、異型和特型隔熱耐火磚。標型TZ—3標型(230mm×114mm×65mm)。普型、異型、特型凡具有下述分型特征之一者并體積在規(guī)定范圍內,即分別為普型、異型、特型。1、普型硅藻土隔熱耐火磚。不多于四個量尺,外形尺小比例不大于1:4,不帶凹角(包括圓弧狀凹角,下間)、溝槽、圓弧和孔眼,體積在l400~2000cm3。2異型硅藻土隔熱耐火磚。外形尺寸比例不人于1:5.不多于一個溝槽,不帶凹角和孔眼,弧狀塊大弦長不大于150mm,體積在l400~2000cm3。3特型硅藻土隔熱耐火磚。外形尺寸比例不人于1:6,不多于兩個溝槽,一個凹角,一個孔眼,弧狀塊大弦長不大于160mm,體積在l400~3000cm3。尺寸大于300mm,體積小于1400 cm3和大于3000 cm3,或超出特型條件的隔熱耐火磚制品,其技術條件由供需雙方協議確定。
硅藻土磚普遍采用的造孔辦法如下
(1)氣泡法,即配料中加入起泡劑,一般生產的體積密度為0.4、o.5g/cm3耐火磚,多用此法。
(2)摻人造孔材料,如鋸木屑或聚苯乙烯微粉。添加鋸木屑法比較普遍,一般篩去>3mm的鋸木屑。鋸木屑的加入量按以下進行估算:假設鋸木屑容重250kg/m3,實木容重750kg/m3,即鋸木屑中實木含量為250/750=33.3%。再假設所用硅藻土直接燒后容重1200kg/m3,欲制造600kg/m3的耐火磚時,則需造孔(1.2—0.6)/1.2=50%。顯然生產1 m3耐火磚,需要硅藻土(干基)600Kg,鋸木屑為750*50%=375kg。若硅藻土的塑性不夠,要加入結合黏土,濕鋸木屑要有100d的陳腐期。還有加入漂珠控制耐火磚的容重,并使耐火磚的使用溫度提高到1000℃。
(3)摻入與輕質材料,如膨脹珍珠巖、漂珠等。漂珠與硅藻土的配合比是比較容易求得的。漂珠加人量可略低于求量。如果用膨脹珍珠巖,其容重為40—300kg/mS,亦可用計算配料。
硅藻土輕質耐火磚的生產工藝流程。擠泥成型時水分30%左右為宜,將泥料擠成泥條,用鋼絲切割制成磚坯。一般自然干燥15d,含水分15%以下裝入窯中燒成,平均收縮3.6%~8.5%。在燒成過程中,150℃時有毛細孔水逸出,300℃以上則結晶水脫水,800—900℃燒結。用純硅藻土原料時,也可以加入石灰做結合劑和礦化劑,促進燒成時鱗石英的轉化,有利于提高耐火磚的耐熱性能和降低高溫下的重燒收縮。有許多廠家采用半干法成型。
輕質粘土磚的性能:
(1) 經濟性:可以降低基礎的造價,減小框架的截面,節(jié)約鋼筋混凝土能顯著節(jié)約建筑物的綜合造價。設計使用輕質粘土磚比采用重質粘土磚,綜合造價可降低5%~15%以上。
(2) 實用性:使用輕質粘土磚可增大使用面積,同時由于輕質粘土磚保溫效果好,降低電量消耗。
(3) 施工性:輕質粘土磚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施工方便簡單,由于塊大、質輕,可以減輕勞動
強度,提高施工效率,縮短建設工期。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質量證明書或檢驗報告,檢查泥漿試配記錄。
3、耐火砌體磚縫的泥漿飽滿度應大于90%;外部普通黏土磚砌體磚縫的砂漿飽滿度應大于80%。
檢查數量:煙囪每1.25m高檢查1次,每次抽查2處?4處;總煙道每5m檢查1次,每次抽查2處-4處。
檢驗方法:用百格網檢查磚面與泥漿粘結面積,每處掀3塊磚,取其平均值。
煙囪內襯耐火磚砌筑及耐火泥漿的配制
砌筑內襯如厚度為半磚者,用順磚砌筑,交錯搭接1/2磚,大于半磚者,用順磚、頂磚交替砌筑,交錯搭接1/4磚?;铱p厚度,用粘土磚者不超過8毫米,用耐火磚者不超過4毫米。砌筑時,囪身與內襯的空氣隔熱層內,不允許落入砂漿和磚屑,囪身砌到內襯頂面時,挑出內檐,遮住空氣隔熱層的上口,以免灰塵落入,內襯頂不得與囪身接觸。如設計須填充隔熱材料時,應在內襯每砌4—5皮耐火磚填充一次,并輕輕搗實。為減輕隔熱材料的體積壓縮,通常沿內襯高度每隔2—2.5米設有一圈減荷帶。為保持內襯的穩(wěn)固,一般在垂直方向每隔50厘米或8皮耐火磚的高度,在水平方向按圓周每長約1米處,上下交錯地設置一塊磚向外壁挑出,并支在外壁上。砌筑耐火磚的內襯時,要用小木錘敲打磚塊,水平和垂直灰縫要密實。耐火磚內襯砌筑完畢后,通常還剛一度黃泥漿,如有頭縫,長縫不密之處,應加嵌密。煙囪下部通常是一磚厚的內襯,內襯砌到煙道口時,要與煙道兩側的耳墻,同時交叉砌筑。砌到設計標高后,找好中心線,安放拱頂底模板,然后開始從兩側向中心砌筑磚拱頂。一磚厚的拱頂,按磚長立砌,磚與磚之間均勻交錯搭接1/4磚,灰縫一般在2—3毫米內,以不大于4毫米為宜。砌筑內襯用的耐火砂漿配合比一般為1:1:3(水泥:耐火泥:砂)或1:1.5—1:2(耐火泥:耐火磚砂),也可用耐火粘土30—35%和粘土熟料70—65%調水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