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青枯立克,大蒜油,地力旺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產(chǎn)地 |
山東 |
用途 |
殺菌劑 |
有效成分含量 |
95% |
有效期(月) |
24 |
劑型 |
水劑 |
類別 |
有機農(nóng)藥 |
重樓莖腐病在苗床期發(fā)生普遍,但在生長期遇高溫多雨天氣也易發(fā)病。發(fā)病初期在莖基部產(chǎn)生黃褐色病斑,后期病斑擴大后,葉尖失水下垂,嚴重時莖基濕腐倒苗,嚴重影響產(chǎn)量。
1、發(fā)病原因:
(1)與溫、濕度關系密切:高溫高濕天氣,菌源活躍,有利于莖基腐病的發(fā)生。
(2)土壤:土壤板結(jié)、黏性重的地塊發(fā)病重,偏施化肥,土壤鹽分高,易損傷作物表皮。尤其是氮肥過量,導致徒長,莖稈瘦弱,抵抗力弱,易被病菌侵染。合適重樓生長的土壤是比較偏酸性的土壤或者是砂土,土壤的透氣、透水性好,并且土壤的營養(yǎng)成分還要充足,因此宜選用微生物菌肥、有機肥作為主要的肥料。
(3)重茬種植: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菌少,不能拮抗病菌,無法在作物細胞形成一個保護圈,病菌從傷口處侵染株體,重茬連作地塊田間菌源量累積,發(fā)病較重。
(4)見癥治?。翰蛔⒅卦绶溃l(fā)病了才去治療,延誤了佳的防治時機。
2、防治措施:
(1)治療措施:
發(fā)現(xiàn)病情后需要重治,用青枯立克90-150倍+大蒜油1000倍進行噴霧,噴淋莖基部,連用2-3次,無間隔(一天一遍連續(xù)打)病情嚴重的其中一遍可復配其它化學藥。同時要用青枯立克150倍+地力旺200-300倍灌根一次。
(2)預防措施:
a.改土、早防:苗出土后(苗出齊),開溝撒施奧農(nóng)樂,每畝施用3袋。用青枯立克200-300倍+地力旺500-600倍噴霧2-3次,間隔7-10天,其中一次復配沃豐素600倍;可同時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500倍灌根1-2次。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菌含量,改良土壤團粒結(jié)構(gòu),促進生根,修復傷口,培育建壯苗。
b.展葉期和現(xiàn)蕾期用青枯立克300倍+地力旺500-600倍噴霧2-3次,其中一遍搭配沃豐素600倍,殺菌同時補充營養(yǎng),提高葉片葉綠素含量,葉子油綠。
c.開花后綠果期葉片噴施青枯立克300倍+沃豐素600倍2-3次,防止莖桿倒伏、促進種子成熟、補充中微量元素。
d.雨前及病害高發(fā)期用青枯立克100-150倍+大蒜油1000-1500倍或當?shù)鼗瘜W藥噴霧,減少菌源基數(shù),降低發(fā)病概率。
備注:如澆水,請于澆水前1-2天噴霧用藥。
重樓莖基腐病防治 重樓莖基腐病預防 重樓莖基腐病用藥 重樓莖基腐病治療
原形態(tài)
華重樓:多年生草本,高約50厘米。根狀莖棕褐色,橫走而肥厚,粗可達3厘米,表面粗糙具節(jié),節(jié)上生纖維狀須根。莖單一,直立,圓柱形,光滑無毛,基部常帶紫紅色。葉5-9,通常7片,輪生于莖頂,壯如傘,其上生花1朵,故稱七葉一枝花;葉柄長1-3厘米,葉片紙質(zhì)或膜質(zhì),窄卵形或倒披針形,長7-9厘米,寬2-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夏季開黃綠色花,花梗由莖頂抽出,不分枝,多少比葉長,花單頂生;萼片5-6,葉狀,卵狀披針形;花瓣5-6,細線形,有時上部稍擴大,寬約1.5毫米,通常較短于花萼;雄蕊2輪,藥隔部分窄于花藥,長0.2-2毫米;子房具棱,頂部于花柱為紫色,其余部分為黃綠色;蒴果室背開裂。七葉一枝花:形似中華七葉一枝花,但葉短圓形或倒披針狀矩圓形,基部圓形或罕為急尖;花瓣絲狀,近漸變尖,長等于或長于花萼的2倍,寬約1毫米。
濰坊奧豐作物病害防治有限.. 10年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