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側(cè)柏苗怎么栽植成活率 |
面向地區(qū) |
產(chǎn)地 |
山東 |
|
園林用途 |
其它 |
品種 |
其它 |
品種純度 |
95% |
繁殖方式 |
嫁接苗 |
應(yīng)用場景 |
花圃苗圃生 |
級別 |
良種 |
類別 |
果蔬類 |
洋梨易感病,梨抗病。三、梨樹火疫病方法1、嚴格檢驗。有關(guān)檢疫規(guī)定,嚴格限制自疫區(qū)引進寄主植物種苗,引進后需經(jīng)隔離觀察,疫區(qū)水果、植株、帶菌昆蟲也嚴格檢驗。帶病植物有時不表現(xiàn)癥狀,因而不能僅僅依靠苗木、接穗檢驗,禁止從疫區(qū)引入仁果類果樹苗木。
側(cè)柏苗 柏科側(cè)柏屬常綠喬木。又稱柏樹、扁柏、香柏。在中國分布極廣,北起內(nèi)蒙古、吉林,南至廣東及廣西北部;人工栽培范圍幾遍全國。是優(yōu)良的園林綠化樹種。木質(zhì)軟硬適中,細致,有香氣,耐腐力強,多用于建筑、家具、細木工等;種子、根、葉和樹皮可入藥;用種子榨油,供制皂、食用或。樹高可達20米。樹皮紅褐色,縱裂。小枝扁平。葉鱗片狀,小形。雌、雄同株,球花單生枝頂。球果近卵形。種子長卵形,無翅(見圖)。側(cè)柏喜光,但幼苗、幼樹有一定耐蔭能力。較耐寒,抗風(fēng)力較差。耐干旱,喜濕潤,但不耐水淹。耐貧瘠,可在微酸性至微堿性土壤上生長。生長緩慢。壽命極長。播種前種子可用溫水處理。育苗方式多用床式或大田式。一般春季播種,播后約10天幼苗出土。主要造林地多選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地陽坡、半陽坡,以及輕鹽堿地和砂地。一般整地后植苗造林,有條件的地方也可直播。主要蟲害有側(cè)柏毒蛾、雙條杉天牛、松梢小卷蛾。
一 龍柏的栽培技術(shù)
龍柏習(xí)用無性繁殖,方法有靠接、枝接、插條、壓條等,各有長處,茲分述如下:
1、靠接成活率高,成苗快,缺點是繁殖數(shù)量有限,手續(xù)和管理比較麻煩,因母樹高大,更覺操作不便,但作少量繁殖時,此法仍可采用。
靠接砧木用圓柏、瓔珞柏、扁柏、花柏都可以,3-4月施行,8-9月已充分愈合,即可剪離母本移栽,具體操作請參看有關(guān)苗木花卉書籍中靠接章節(jié)。
2、早春枝接:早春2月,以2年生側(cè)柏作砧木,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龍柏1-2年生枝條作接穗,長5-10厘米,除去下部2-3厘米的針葉,一邊直切一刀,長2-3厘米,反面斜切一刀,長2-4厘米;砧木可自接枝處剪頭,然后自橫斷面的一邊直切一刀,長2-3厘米,注意都要帶少許木質(zhì)部,然后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并使一邊的形成層相互對準,然后以塑料薄膜扎緊接合部。為使接穗在成活前不失水枯死,接穗上可套上一個小塑料袋,約2個月后,風(fēng)接穗頂芽萌發(fā),即證明傷口已愈合好,即可除去套袋,進入正常管理。
另外,在生長期可參照嫁接五針松的一種方法,即撕皮嵌合接。此種方法嫁接成活率也很高。
二、龍柏的繁殖方法
龍柏是一種名貴的庭園樹,樹冠圓筒形,宛若盤龍,形似定塔適宜栽植在高廈廣場四周,或代盆栽布置用。它對多種有害氣體有吸收功能和除塵效果。
龍柏雖然能結(jié)籽,但不易萌芽。繁殖方法大都以扦插和嫁接兩種。
嫁接繁殖龍柏時期,春季以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為適宜,秋季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也可進行。有2年生側(cè)柏作砧木,嫁接方法有:(1)地接:砧木地上部分要保留,把根莖部分土壤挖除3-5厘米,割砧木深達二分之一左右。接穗選取二年生枝條中段,長8厘米左右,基部針葉除去三分之一,切口一面削成長1.5-2厘米,另一面為0.6厘米左右,將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內(nèi),使二者形成層對齊,用塑料薄膜扎緊,并壅土3-5厘米,蓋草防旱,還需搭棚蓋簾子臨時蔽蔭。(2)掘接:把砧木掘起后適當(dāng)修根、修枝,掘接方法與地接相同,但是嫁接后要及時種植,壅土至露頂3厘米處。龍柏嫁接后,從開始愈合到成活都較緩慢,春接要到5月份開始愈合,因此砧木枝葉要逐步剪除。接后除了要適當(dāng)遮蔭、防止干旱風(fēng)吹、保持一定濕潤外,在接后半個月內(nèi),還要防止雨水侵入,一般成活率可達75%以上。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