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中的臭氧的使用方法
產(chǎn)品別名 |
臭氧設備,臭氧殺毒設備,游泳池臭氧殺毒設備,循環(huán)水處理地埋一體化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結(jié)構(gòu)形式 |
全裙 |
游泳池中的臭氧的使用方法
臭氧設備 臭氧殺毒設備 游泳池臭氧殺毒設備
傳統(tǒng)的方法
傳統(tǒng)的游泳池臭氧消毒理論認為:臭氧是一種非常強的氧化劑,有毒性,所以
不允許臭氧進入游泳池內(nèi)。
1. 傳統(tǒng)的方法
傳統(tǒng)的游泳池臭氧消毒理論認為:臭氧是一種非常強的氧化劑,有毒性,所以
不允許臭氧進入游泳池內(nèi)。因為臭氧的比重大于空氣,如果從水中析出,就會
浮在水面上,形成一個濃度較高的臭氧層,很容易被人吸入,造成中毒。所以,在
水與臭氧反應之后回到游泳池內(nèi)之前,經(jīng)過脫臭氧裝置,防止剩余的臭氧進入
游泳池,在脫臭氧裝置之后,為維持長效殺菌作用,需投加氯制劑,以游泳池
內(nèi)的余氯在0.3~0.6ppm之間。在游泳池水處理中,臭氧的投加量在0.8-1.0mg/l。
傳統(tǒng)的泳池水處理臭氧消毒法有以下特征:
有較大容積的臭氧反應器,以臭氧與水的接觸反應時間不小于2分鐘
;
臭氧與水反應后,水中剩余臭氧濃度不小于0.4mg/l;
在進入水池前利用活性炭脫除全部剩余臭氧;
臭氧消毒后,投加氯消毒劑,使余氯達到0.3-0.6mg/l。
在實際應用當中,上述方法存在如下問題:
臭氧利用率問題;傳統(tǒng)的泳池臭氧消毒工藝需要把剩余臭氧脫除。規(guī)范要求臭
氧投加濃度在1.0mg/l左右,剩余臭氧濃度大于0.4mg/l,這些剩余的0.4mg/l臭氧
未被利用就被脫除了,等于被利用的臭氧只有0.6mg/l左右,其余的臭氧被浪費掉
了。而且,將臭氧脫除后,還需要再加氯作為長效消毒劑。
基建投資問題:按傳統(tǒng)游泳池循環(huán)水臭氧消毒方法,臭氧與水的接觸時間好
在3分鐘以上,如果以短接觸時間2分鐘計,對于一個標準池來說(2400m3左右)
,水處理循環(huán)流量為400m3/h,2分鐘流量為13.3m3。按照要求,活性炭濾罐的濾速
為30m/h,這就需要一個過濾面積為13.3 m3的活性炭濾罐,這將大大增加機房的面積
,同時臭氧系統(tǒng)的造價會增加30%以上.
實際上,如果不脫除臭氧,這些問題有可能得到解決。因此,國內(nèi)外都有許多
單位對此方法進行了研究和應用。
2.不脫除臭氧消毒法的理論分析
傳統(tǒng)的泳池臭氧消毒法認為臭氧有一定的毒性,所以要求在臭氧進入泳池之前
將水池中的臭氧全部祛除,以防止臭氧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
我們知道,物質(zhì)的毒性是與濃度有關(guān)的。臭氧在空氣中的濃度大于0.1mg/l時
能對人體呼吸器官產(chǎn)生刺激,在這個濃度以下,對人體影響不大。
實際測試表明,當臭氧投加量1.0mg/l時,池中臭氧濃度高不會超過0.1mg/l
。有資料指出,游泳池水的臭氧濃度在0.15mg/l以下時,對人體無害,實際情況也
是如此。需要強調(diào)指出的是,毒理學試驗表明,在相同劑量下,臭氧的毒性低于氯
,如果說臭氧在此濃度下對人有害,那么,氯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國外的分析研究表明(限于篇幅,本文不作具體介紹):
采用直接投加臭氧的游泳池水處理消毒法在理論上有其可行性;
不脫除臭氧消毒法的主要接觸反應區(qū)域是在游泳池中,所有臭氧都是自由活性分子
,都能起到消毒作用;
由于臭氧在水中和空氣中都會衰減,且半衰期較短,因此不會產(chǎn)生臭氧濃度的累積
;
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遠遠大于臭氧的投加量,水中的臭氧不會大量析出,不會對人
體造成傷害。
為了防止臭氧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傳統(tǒng)臭氧消毒法規(guī)定了臭氧在水中的高剩余
濃度;在不脫除臭氧消毒法中,為了臭氧的消毒作用,應當規(guī)定臭氧的低剩
余濃度,臭氧濃度不宜低于0.05ppm,。
對于不脫除臭氧消毒法,應在高臭氧剩余濃度和低臭氧剩余濃度的范圍內(nèi)
,根據(jù)實際試驗確定合理的臭氧投加量和循環(huán)周期。
總部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廣花一路633號平沙國際商務中心 403
工廠地址:廣東省清遠市龍?zhí)舵?zhèn)泛宇工業(yè)區(qū)
聯(lián)系人:康經(jīng)理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