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本石楠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石楠枝繁葉茂,枝條能自然發(fā)展成圓形樹冠,終年常綠。 其葉片翠綠色,具光澤,早春幼枝嫩葉為紫紅色,枝葉濃密,老葉經(jīng)過秋季后部分出現(xiàn)赤紅色,夏季密生白色花朵,秋后鮮紅果實綴滿枝頭,鮮艷奪目,是一個觀賞價值的常綠闊葉喬木,作為庭蔭樹或進行綠籬栽植效果更佳。
花期6-7月,復傘房花序頂生,直徑10-16厘米;總花梗和花梗無毛,花梗長3-5毫米;花密生,直徑6-8毫米;萼筒杯狀,長約1毫米,無毛;萼片闊三角形,長約1毫米,先端急尖,無毛;花瓣白色,近圓形,直徑3-4毫米,內(nèi)外兩面皆無毛;雄蕊20,外輪較花瓣長,內(nèi)輪較花瓣短,花藥帶紫色;花柱2,有時為3,基部合生,柱頭頭狀,子房有柔毛。
葉片橢圓形或長圓倒卵形,長8-16厘米,寬3-7厘米,先端急尖至圓鈍,基部圓鈍或截形,近全緣至有鋸齒?;ㄆ?月。產(chǎn)中國臺灣東海岸。葉片倒卵披針形或匙狀倒披針形,長6-10厘米,寬2-3厘米,先端圓鈍具短尖,基部楔形漸狹,近全緣至有鋸齒。花期1月。產(chǎn)中國臺灣。
種子采集:在果實成熟期采種,將果實搗爛漂洗取籽晾干,采用層積沙藏至翌年春播。種子與沙的比例為1:3。選地播種:選擇土壤肥沃、深厚、松軟(混入1/3河沙)的地塊作為苗床進行露地播種。2月上旬采用開溝條播,行距20厘米,覆土2-3厘米厚,略微鎮(zhèn)壓一下,澆透水后覆草以保持土壤濕潤,有利于種子出土。播種量為15-18千克/畝。
扦插,準備:選擇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交通方便和水源充足的地塊做苗圃地。插床寬100厘米、長20-30米,插床四周裝擋板,擋板高度為12厘米。床面用高錳酸鉀200倍液噴灑消毒,然后鋪設基質(zhì),基質(zhì)中黃心土占70-80%、細沙占20-30%,厚10厘米左右,將床面整平,24小時后可進行扦插。
待樹苗基本出齊時(約經(jīng)過30天),應小心揭去覆草,防止將樹苗拔出。樹苗密度過大的應及時間苗,時間在5月份,密度過小的應及時移栽或補種。將間下的苗按20厘米×2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隨栽隨澆水,以較高的成活率。每半個月施1次尿素或三元復合肥,每畝用量約為4千克。天旱時及時灌溉,澇時及時排水。
插后,扦插后1周,將基質(zhì)含水量控制在60-70%,空氣相對濕度以95%為宜。扦插15天以后,多數(shù)插條開始生根,應將基質(zhì)含水量控制在40%左右,逐步揭膜通風,有50%以上插條萌發(fā)出新葉時可除去薄膜。每隔20天噴1次?!じd\和多菌靈800倍液防治炭疽病和根腐病,及時拔除病株并燒毀。在插條全部生根展葉后,噴施水溶性化肥(0.2%尿素)促進生長。
修剪,石楠修剪時,對枝條多而細的植株應強剪,疏除部分枝條;對枝少而粗的植株輕剪,促進多萌發(fā)花枝。樹冠較小者,短截一年生枝,擴大樹冠;樹冠較大者,回縮主枝,以側(cè)代主,緩和樹勢。如石楠生長旺盛,開完花后將長枝剪去,促使葉芽生長。冬季以整形為目的,疏除部分密生枝以及無用枝,保持生長空間,促進新枝發(fā)育。對于用作造型的樹種一年要修剪1-2次,如用作綠籬,更應該經(jīng)常修剪,以保持良好形態(tài)。